- Aug 11 Sat 2007 21:28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 Aug 10 Fri 2007 20:23
中耳炎(otitis media)
◆中耳炎(otitis media)
最近新聞常看到小孩容易發生中耳炎的消息,小孩真的比大人容易感染嗎?什麼原因呢?
以下關於中耳炎的介紹將為您解答...
什麼是中耳炎?
中耳炎就是中耳受到感染或發炎。中耳發炎通常是受到喉嚨痛、感冒、或其他呼吸性疾病引發的感染,有可能是細菌或病毒。大約有75%的小孩在他們3歲前感染過一次中耳炎。而約有一半的小孩在3歲前,感染過3次,甚至更多。雖然中耳炎多發生在胎兒或兒童身上,但是大人也會感染。
為什麼小孩比大人容易感染中耳炎?
有很多個理由。首先,小孩子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在對抗發炎反應將會比大人困難。另一個理由則是耳咽管,他是連接喉嚨上端與中耳的通道,由於小孩的耳咽管比成人短、直,因此感染的機會就比成人高。
而另一個小孩比成人容易得到此病的原因是小孩的扁桃腺比成人的大,較大的扁桃腺將會阻礙耳咽管的開啟,此外扁桃腺自己本身也會受到感染,感染便會蔓延到耳咽管。
細菌經由耳咽管到達中耳造成感染,而導致中耳內部腫脹,耳咽管阻塞,此時白血球會移動到發炎處,消滅細菌,死去的白血球和細菌的殘骸便形成淡黃色液體的濃,堆積在中耳,隨著液體的增加,小孩的聽力便會開始出現困難,因為鼓膜和中耳的軟骨無法自由的移動,當感染變嚴重後,小孩子的耳朵開始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太多的液體堆積在中耳將會導致鼓膜承受巨大壓力,最後破裂。
中耳炎會有哪些影響?
中耳炎不只會造成疼痛如果不治療還會造成其他的併發症。不治療的發炎會從中耳擴散到頭部的鄰近器官,像是大腦。雖然中耳炎引起聽力的損失是暫時的,但是若不治療將會引起永久性的聽力損失。若經常的中耳感染將會使小孩早期的聽力損失,造成小孩在學習聽、說及語言上的障礙。
中耳炎會有哪些症狀?
1. 情緒不穩 : 小孩常會因疼痛而哭鬧。
2. 難以入睡。
3. 用手拉扯疼痛的耳朵 : 由於較小的兒童不會說耳朵痛而可能只是用手拉扯或摩擦有問題的耳朵。
4. 發燒。
5. 耳朵會流出液體。
6. 失去平衡。
7. 聽力喪失、眩暈、耳鳴。

1. 服用抗生素 : 抗生素可以很快解除耳朵疼痛,但感染本身需要較長的時間才
能完全清除,一般至少要10到14天的治療過程,因此請務必
按時照劑量服藥,但是現在大多細菌對於抗生素都具有抗藥
性,所以當發生抗藥性時,抗生素的療效就沒有那麼好了。
2. 非藥物治療 : 將鼓膜切開,在耳膜上切一個小洞,讓堆積在中耳的膿液排出
、使空氣進入,以減輕耳痛、耳塞的症狀。切口在幾天內便癒
合,不會傷害耳膜或留下疤痕。
3. 裝中耳通氣管 : 若中耳積液經過2-3個月仍在,便要考慮裝中耳通氣管,這
是在耳膜上切一個小洞,再裝入一個小管,這樣液體不會堆
積在中耳內,氣壓可以保持平衡,聽力可以得到改善。中耳
通氣管可能需要放置6-12個月之久,等到中耳的感染消除和
耳咽管的功能回復正常才取出,但也有可能會自行排出,在
這期間要避免不乾淨的水進到耳朵。若是小孩的扁桃腺比較
大或是易感染,醫生在置入中耳通氣管的同時也會一起摘除
扁桃腺,移除掉扁桃腺可以使小孩復發中耳炎的機率下降。
新聞小檔案:
2007/08/08 ETtoday報導 小兒科的門診每天都有很多發燒的小病人,發燒的原因多半是上呼吸道感染,而這些上呼吸道感染的小病號有很多合併有中耳炎。根據統計,一歲以前有三分之二的兒童曾罹患急性中耳炎,到三歲時,有一半的小孩至少得過三次急性中耳炎,可見這是一個非常普遍常見的疾病,中耳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該菌不只是中耳炎、肺炎及鼻竇炎的重要致病原因,更可能造成如腦膜炎、菌血症等致命的侵襲性疾病,家長們的可別輕忽肺炎鏈球菌可能對小孩造成的傷害。
父母一定會問:「根據統計,三歲時,有一半的小孩至少得過三次急性中耳炎,可是我的小孩,我鄰居小孩都沒有得過啊!」其實不是沒有得過,而是可能有得病你不知道,小小孩不會表達,就算有耳朵痛,耳朵腫脹或聽不清楚也不會說,家長有可能因此而疏忽了,家長只有靠細心觀察小孩的身體變化,才能及早知道。家長若沒有仔細檢查,很容易忽略小孩子的哭鬧原因來自於耳朵不舒服,沒有適當的治療,便會有漸進性甚至永久性的聽力損失。 中耳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它平常就存活在人體鼻咽部,在感冒之後就趁虛而入。肺炎鏈球菌是廣為小兒科醫師重視的細菌,因為在小兒常見的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症中,如肺炎,中耳炎及鼻竇炎,肺炎雙球菌都是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其實在兩歲以下的幼童及65歲以上的老人,肺炎雙球菌的感染更可能造成嚴重致命的侵襲性疾病 ,如菌血症,肋膜積膿,肺膿瘍及腦膜炎,作家長的千萬別輕忽肺炎鏈球菌可能對小孩造成的傷害。 在以往,肺炎鏈球菌只要用盤尼西林就可以治療,但是現在,肺炎鏈球菌的抗藥性在台灣很常見,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預防肺炎鏈球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打疫苗。根據芬蘭在1662個嬰兒追蹤的結果,發現施打疫苗整體可減少約34%的肺炎球菌引起之中耳炎,由疫苗包含的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中耳炎更可減少57%。由於中耳炎好發於小小孩,及早提供保護力才能達到有效的預防效果。
|
相關網站:
1. http://www.nidcd.nih.gov/health/hearing/otitism.asp
2.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808/17/if3z.html
回上頁
- Aug 10 Fri 2007 19:07
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
- Aug 07 Tue 2007 16:24
小耳症(Microtia)
◆小耳症(Microtia)
今天看到一則奇異的新聞,就是有人居然可以用額頭當耳朵,在我讀完報導後才發現,原來這個人是從小就罹患小耳症,以下就針對小耳症來做介紹:
什麼是小耳症?
小耳症是先天性顱顏缺陷,耳朵變得很小或完全摺疊變形。耳道通常很狹窄,甚至沒有。可能會發生在單耳也可能雙耳都發生。
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到目前為止,對於發生的原因還不是很了解,可能是在於懷孕期間,形成下顎部份的胚胎血管產生了病變,造成的後續影響。至於為什麼會發生病變,還不是很了解。不過發生的機率約了兩千分之一,小耳症的發生是一個懷孕中自然發生的意外,並不是遺傳也不是懷孕其母親做了什麼導致的,父母不必為此而感到過度內疚。
小耳症的病人通常會有什麼問題?
1. 發生小耳症的那一耳會減少40%的聽力。
2. 耳部感染。
3. 大部分的病患他們的外耳道和中耳都受到影響。
4. 耳朵發育不正常 :
---耳殼 : 畸形的情況可分為中度至非常嚴重的,通常耳殼發育不完全。
---外聽道 : 非常狹窄甚至不存在。
---中耳 : 位於耳膜後方,依聽骨受到不同程度的畸形而有不同的影響。
哪些治療是有效的?
1. 重建手術 :
--- 重建外耳需雕刻出耳朵軟骨外型,第一次手術要先取出胸部的肋
軟骨,雕出耳朵軟骨外貌後,置入小耳的肌肉內,大約三至六個
月時間,軟骨與肌肉生長成熟後,再進行第二次手術,分離軟骨
與耳背,塑出立體外耳形狀,即有重建的新耳朵。建議,六歲病
童接受手術療效最佳,因六歲幼童肋骨已經成熟,耳朵發育亦接
近成人百分之八十,容易模擬成人後耳朵大小,製作漂亮的新耳
朵,且手術進行二次即可見到明顯成果,切勿至青春期才進行手
術,而造成兒童心理負擔。
--- 通常將狹窄的外聽道變寬這個手術是較困難的,若另一耳聽力正
常則不考慮做此手術,而中耳的手術一般來說也是不考慮的,除
非病況很輕微,容易解決。
2. 配戴助聽器 : 聽障嚴重患者,或是兩耳均為小耳症者,就會嚴重影
響聽力,需要配帶助聽器並進行復健。
3. 心理治療 : 由於外觀與別人不太一樣,因此要特別注意患者的心理
健康,多鼓勵並及早動手術重建,才不會在入學後造成
同儕壓力,影響兒童心理成長。
新聞小檔案 :
[2007/08/05 聯合新聞網]
一般人聽音辨位用耳朵,天生小耳症的新竹縣尖石鄉民達路,異於常人,用額頭聽聲,打電話、聽音樂,聽筒、耳機都貼在額頭上,特異行徑常引來好奇眼光,伴隨的鮮事也一籮筐。
達路天生沒有耳洞,接收不到外界音源,原以為此生注定聾啞,十六歲那年參加一場教會活動,竟然透過額頭聽見聲音,他自認這是神蹟,但醫界不這麼認為。
「阿公,教我們啦!」達路的孫子們,常好奇地研究他的耳朵,每當他用額頭接電話,孫子們總是哈哈大笑,吵著要阿公教他們這項「特異功能」。五十五歲的達路,近四十年來早已習慣額頭聽音,但走到哪都成為焦點。曾有介紹各地奇人異事的日本電視台,邀他上節目。 幾年前達路搭飛機到韓國,將飛機上的耳機掛在額頭聽音樂,空服員趕緊過來指導他如何正確使用耳機,前後來了三次,達路最後解釋說:「我要放在額頭上才聽得到啦!」空服員一臉錯愕。
達路在韓國使用路邊公共電話打回台灣,話筒貼在額頭上,惹來路人側目,身旁一下子就有數十人圍觀,個個瞪大眼看他,還有人以為他精神異常,讓達路哭笑不得。他說,十六歲之前,他的世界是無聲世界。十六歲那年,隨父母參加鄉內石磊教會的特別聚會,突然感覺背部有股力量把他推到講台前,隨後他跪下,彷彿聽見一股聲音說「達路,你要認罪悔改」,他在心裡說,「我願意認罪」。
「突然地,我可以開口發聲,也聽見聲音」,他發現額頭可以感受聲音,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隔年,達路結婚生子,四名子女和六個孫子的耳朵構造都很正常,讓他鬆了一口氣。遮住額頭,還聽得到聲音嗎?他說,就像摀住耳朵,對聲音的敏銳度變低。平常他小心翼翼保護額頭,上山工作會用布巾纏住,更別提騎機車戴安全帽了,「我比警方取締早十幾年就做了啦!」
|
相關網址:
1. http://www.chw.edu.au/parents/factsheets/microtia.htm?print&colour&sch
2. http://www.faces-cranio.org/Disord/Microtia.htm
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804/2/i9nv.html
回上頁
- Aug 07 Tue 2007 16:12
糖尿病腎臟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 Aug 06 Mon 2007 16:26
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Biliary atresia)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是關於出生八個月大的嬰兒罹患膽道閉鎖,在等待換肝,相信很多人對於膽道閉鎖這個疾病還是有些不瞭解?希望大家看完這篇資料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什麼是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就是膽道發生阻塞,膽道主要是在運送膽汁到12指腸中,膽道發生阻塞後,阻礙了膽汁的排出,膽汁累積在肝臟,就有肝硬化的可能,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
膽道閉鎖發生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並無肯定的答案,可能是膽管的先天畸型或發育不良,或者膽管囊腫、胚胎期胰液灌入膽道,引起發炎後阻塞閉鎖也都有可能,膽道閉鎖的新生兒和一般的嬰兒一樣,足月產,且有正常的體重,但是在出生後2-3周可能就會出現黃疸不退,此時就要十分注意。
膽道閉鎖會有哪些症狀?
1. 持續性黃疸 : 除了皮膚黃之外,眼睛也可能變黃。
2. 體重沒有或緩慢增加。
3. 生長遲緩。
4. 情緒不穩 : 愛哭鬧。
5. 尿液顏色很深。
6. 肝脾腫大。
7. 大便顏色呈灰白色或淡黃色。
8. 腹脹、腹水。
怎麼診斷?
1. 檢測血液中膽紅素的量 : 通常都會增加。
2. 照腹部X光。
3. 做腹部超音波 : 檢查肝臟是否腫脹、膽囊膽管的發育狀況。
4. 做膽道造影 : 精確檢查膽囊膽管阻塞情形。
5. 肝活體切片 : 判斷肝硬化及導致黃疸的原因。
怎麼治療?
1. 盡快施行葛西手術 : 由日本的葛西(Kasai)醫師發展的肝門---腸道吻合術,手
術方法乃是自右側肋骨下方切開,切除纖維化肝門組織
,連結肝門與小腸,讓膽汁直接由肝臟引流至小腸。如
果膽汁引流順暢,預後恢復情形良好;如果膽汁引流不
順,肝臟將繼續受損。一般來說六週內為黃金期,六至
十週則肝臟已逐漸纖維化。
2. 肝臟移植手術 : 若葛西手術後,仍然無法讓病況好轉,此時只能進行肝臟移
植手術。肝臟移植手術之後經由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服用,
以及嚴密的醫療照護,患兒可逐漸回復生活品質,獲得不錯
的預後。
有哪些併發症?
1. 感染及發燒。
2. 膽管炎。
3. 出血 : 出血問題可能因為維他命K吸收受阻,使凝血機能降低所至。或是肝
臟附近的血管可因為壓力太大而曲張,血管壁較脆,常見食道靜脈瘤的
產生,較嚴重者則破裂出血,而腸胃道血管的壓力大,也會有出血的情
形。
4. 貧血 : 出血過多導致或肝功能受損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鐵質、維生素B12、
葉酸等吸收不足。
5. 骨骼發展及骨折 : 脂溶性維他命(A、D、E、K)幫助鈣質吸收,肝功能受損的
人脂肪消化吸收功能變差,因而造成鈣質缺乏,骨骼發展
緩慢。
6. 昏迷 : 肝臟受損嚴重硬化時,無法代謝的腸道內容物,即蛋白質消化過程
產生的氨氣,引起血中及腦中氨質增高,引發腦部中毒昏迷。其初
期症狀為敏銳度降低、精神混亂、不安;末期則為意識喪失、痙癵
及不可逆性的昏迷。
新聞小檔案:
膽道閉鎖 8月大慶慶等換肝 [2007/08/05 聯合新聞網]
「當我的兒子等著換肝時,我才體會什麼叫心肝寶貝!」八個月大的慶慶膽道閉鎖,現在等著換肝。慶慶的媽媽昨天提醒家長,如果新生兒大便顏色呈白色,要趕快送醫檢查。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昨天邀請病友提前過父親節。兩歲大的季琴,是國內體重最輕的成功換肝兒,她也和爸爸一起出席。季琴也是膽道閉鎖兒,兩年前她十個月大時才四公斤,爸爸捐肝給她,季琴現在重十五公斤,一點也看不出換過肝。
眼睛大大的慶慶,昨天也和家人參加聚會,慶慶小小年紀,肚子卻鼓得大大的,現在有嚴重腹水,肝脾腫大,也有一點肝硬化,身體抱直就不舒服,而且也無法趴睡。慶慶媽媽說,慶慶出生廿天時,她就發現兒子大便是白色,拿出醫院的寶寶手冊一看,心裡涼了一半,就醫後證實是膽道閉鎖,安排引流膽汁手術,沒想到術後有嚴重感染,轉到台大醫院後,被評估要換肝,但先生有B肝不能捐,自己血型和兒子不合,看兒子命在旦夕心急如焚。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說,病童可把握出生六十天內的黃金開刀期,否則日後必須換肝,在「兒童健康手冊」第四十頁有「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家長可比對寶寶大便顏色是否正常。
|
相關網站:
1.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145.htm
2. http://www.clchen.org.tw/information/info-01.htm
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804/2/i9nm.html
- Aug 06 Mon 2007 16:24
糖尿病(Diabetes)
- Aug 05 Sun 2007 16:20
類固醇
◆類固醇(Corticosteroids)
這兩天新聞上大家最關切的無非是知名品牌進口化妝品被查驗出是在國內自行加工製造,並且不肖商人還在化妝品內添加類固醇,究竟類固醇對人體會有哪些傷害及好處呢?以下文章希望讓大家對類固醇有更深的認識..
什麼是類固醇?
類固醇的學名為腎上腺皮質類固醇(adrenocorticosteroids)可分為葡萄醣類固醇(glucocorticoids)和礦物質類固醇(mineralocorticoids)兩種,由於可以治療的疾病範圍很廣,因此又被稱為『美國仙丹』,但是近來濫用嚴重相對的造成的副作用也十分廣泛。
類固醇怎麼作用在人體?
類固醇作用在人體的免疫反應,藉由抑制會引發過敏和發炎反應的物質如:前列腺素,來達到抗發炎
和抗過敏的效果。而它的主要作用機轉是:它穿透細胞膜後會和細胞質上的受器結合,此結合體會和
去氧核糖核酸(DNA) 相互作用,而製造出可以消炎、抑制免疫反應、抗抑細胞分裂等作用的蛋白質。
類固醇可以治什麼病?
1.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2.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3. 多關節硬化症(juvenile arthritis)
4. 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5.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6. 全身性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 或 polymyositis):一種侵犯肌肉為主的自体免疫反應而致全身肌肉或皮膚發炎的疾病。
7. 貝西氏病(Behcet`s Disease): Behcet`s Disease乃是一種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其臨床特徵以反覆發作之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球葡萄膜炎及紅斑性結節等症狀為特徵,並於1937年由Behcet所提出,故因此命名。
8. 風濕性泛肌肉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
9. 硬皮病(scleroderma)
10. 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 GCA)
11. 血管炎(vasculitis)
類固醇有什麼副作用?
1. 食慾增加、體重增加。
2. 臉變得較圓(俗稱月亮臉),看起來變胖了。 頸背部突起(俗稱水牛背),身
軀變胖(尤其是腹部),四肢則變得較細瘦,主要是脂肪移積到腹部所致。
3. 水分和鹽類滯留導致水腫。
4. 高血壓: 少數人在長期服用後,會有血壓升高的現象。
5. 糖尿病: 服用類固醇有時會使血糖增高,造成高血糖,甚至糖尿病。
6. 白內障或青光眼: 僅少數病人會出現。
7. 骨質疏鬆症。
8. 青春痘增多。
9. 肌肉無力。
10. 皮膚變薄,容易有瘀青現象。
11. 消化道潰瘍。
12. 盜汗。
13. 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
14. 情緒起伏大,容易沮喪。
15. 腎上腺抑制。
類固醇有哪些用法?
瘡、類天皰瘡、系統性紅斑性狼瘡…)以及接觸性皮
膚炎常用此種方式給藥。
2. 外用: 如濕疹、扁平苔癬、乾癬、玫瑰糠疹、白斑…都可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
治療。藥膏又該如何選擇呢? 一般來說有兩大因素需列入考慮:疾病本
身的嚴重程度與發生部位。慢性濕疹、扁平苔癬、乾癬等常需使用較
強的藥膏;白糠疹、玫瑰糠疹通常以弱效或中效的藥膏即可控制。 藥
物穿透皮膚的能力取決於皮膚的部位,角質層愈厚的皮膚對藥膏的穿
透能力愈差,臉部的角質層最薄,腋下、胯下等屈曲處次之,軀幹及
四肢再次之,手掌、腳掌與頭皮最厚,因此臉部的濕疹宜用第一級的
類固醇,而手掌、腳掌的濕疹則需第四級的藥膏才有效。另外要特別
留意的是,胯下、腋下等屈曲部位由於有較高的溫度及濕度,會產生
類似密封的效應而更增加藥物的經皮吸收效果,因此宜盡量避免用到
第三級或第四級強度的類固醇。
(P.S. 外用的類固醇藥膏依據臨床上的試驗及它們對血管收縮能力之強弱
,可以劃分為四級,強度以第一級最弱,依序遞增,第四級最強。)
3. 病灶內注射:主要針對蟹足腫、結節性濕疹、肥厚性扁平苔癬等疾病,病灶
內注射可不必經過皮膚吸收的步驟,讓藥物直達病灶內以產生
較理想的療效。但施行注射時切忌過量或打入皮內以免造成皮
膚萎縮。
----最後,太好用的藥物為人所濫用是很容易發生的,而濫用就會出問題,俗語說得好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藥物除了其治療疾病的藥理作用以外,必然有其副作用。
所以如何有效的應用便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新聞小檔案:
網路熱銷 瑪迪芙面膜摻類固醇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柯永輝/台中縣報導】
全國各大百貨公司設有專櫃、網路銷售第一的「瑪迪芙」(MOTIF)化妝品,業者稱是澳洲原裝進口,調查單位搜索發現是台灣製造,原裝進口是銷售騙局,昨將負責人沈櫻鳳依詐欺罪嫌函送偵辦。調查局台中縣調查站指出,「瑪迪芙」不僅在產地上欺騙消費者,生產的面膜、粉刺水疑也是黑心貨。初步檢驗發現摻有抗生素(林可黴素)及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消費者長期使用有礙健康。
台中縣衛生局長祝年豐表示,衛生局複驗結果需要十天,在檢驗行政程序未完備前,建議消費者先停用,並道德勸說百貨業者先下架。 瑪迪芙公司發表聲明澄清,指瑪迪芙是檢舉黑函的受害者,公司已主動提交產品化驗,在結果公布前,公司保留法律追訴權。消費者如要退費,公司會配合。
台中縣調查站日前接獲民眾投訴,指用瑪迪芙粉刺水後,剛開始有效,之後就沒有,懷疑成分有異,拿到私人檢驗室化驗,發現其中摻有抗生素(林可黴素)。調查站隨即到中友百貨瑪迪芙專櫃,買了粉刺水送驗,證實摻林可黴素,前天與台中縣衛生局,搜索製造商台雅及台北市、台中市縣瑪迪芙設在百貨公司的專櫃,查扣疑似摻類固醇、抗生素面膜產品近六千盒。
由於瑪迪芙產品標示澳洲進口,追查發現澳洲雪梨廠址是間民宅。而台雅登記的公司地址更是一家大門深鎖的早餐店。 調查人員指出,「MOTIF」產品實際上是由大雅鄉「台雅公司」製造,外觀是鐵皮工廠,調查人員搜索時,現場還有作業員正在包裝。負責人沈櫻鳳昨天未到案,但她前天在工廠承認面膜的確摻類固醇。
調查人員指出,台雅的粉刺水材料一公斤八百元,調製後卅西西賣一千八百元。一片面膜成本不到五十元,每盒六片約三百元,以一千八百元售出。業者出貨的百貨公司包括:台北微風、京華城、新光三越全省分店、廣三SOGO、台中中友百貨等。
相關網址:
1. http://arthritis.about.com/cs/steroids/a/corticosteroids.htm
2. http://ades.tmu.edu.tw/english/qna/faq/steroid_use.htm
3.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3956601.shtml
回上頁
- Aug 04 Sat 2007 19:52
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Aug 04 Sat 2007 16:18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在2007年8月2日多維新聞網上有一篇新聞它的標題是: 『研究發現:午睡可降低心肌
梗塞發病率』,下面就讓我們來對心肌梗塞做深一層的認識。
什麼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就是冠狀動脈發生阻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而引起心肌受損,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嚴重時危及病人的生命。
什麼會導致心肌梗塞?
*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是一種緩慢的過程,膽固醇聚集堆積在動脈管壁上,使得
動脈管腔變狹窄,因此無法通過足夠的血流及氧氣供給心臟及全
身。若冠狀動脈管腔比原本狹窄50-70%時,當你在運動或從事高耗
氧的行為時,冠狀動脈將無法提供充足血液及氧氣給心臟,因此會
出現心絞痛。
有什麼症狀?
1. 胸痛有壓力感 : 前胸感到有壓迫性的疼痛,或沈重感,這是最常見的症狀。
2. 下巴痛、牙痛或頭痛。
3. 呼吸短促。
4. 噁心、嘔吐、出汗、心有灼熱感。
5. 消化不良、上腹部不舒服。
6. 手臂疼痛。
7. 上背部疼痛。
8. 全身不適。
會導致什麼併發症?
1. 心衰竭 : 大多為急性左心衰竭。
2. 心律不整 。
什麼是造成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的高危險因子?
1. 高血脂 : 血中膽固醇過高容易堆積在冠狀動脈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進而增加罹患
心肌梗塞的機率。
2. 高血壓。
3. 吸菸 : 菸中所含的化學物質會損害血管管壁,會增加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的
機率。
4. 糖尿病 : 不論是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或第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的病人罹患冠狀
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的機率都會比一般人高。
5. 性別 : 男性通常比女性容易得到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有些學者認為那是因
為女性體內比男生含較多的高密度脂肪酸膽固醇(HDL)。
該怎麼診斷?
1. 心電圖: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電圖變化與疾病發作的時間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如
果心電圖出現ST段上升T反轉,表示剛發作不久,如果出現Q波表示心臟
肌肉已經有壞死的現象,Q波出現後將不會消失。
2. 血液檢查 :磷酸肌胺酸激酉每(CPK)包含3種,包括CPK-MM,(主要存在於骨骼肌
中)、CPK-MB(主要存在於心肌中)及CPK-BB(主要存在於腦、
肺、膀胱、腸道與甲狀腺組織),而主要是檢查CPK-MB,急性心肌梗
塞發作後的4~8小時,血清中的CPK-MB與total CPK的濃度 開始上升,
而於24小時達高峰,於2~3天後恢復正常。
該怎麼治療?
1. 給予血栓溶解劑 : 血栓溶解劑已經成為急性心肌梗塞的第一線用藥,確定無出
血的禁忌症之後,立刻給予病患血栓溶解劑治療,至少要在
發作的12小時內給予,才有療效。
2. 給予輔助性藥物:如鎮靜劑、硝化甘油、阿斯匹靈等。
3. 緊急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 : 利用心導管的方式,從下肢股動脈(或上肢動脈)插入
導管,利用導線,將氣球導管置入冠狀動脈狹窄部
位,再將氣球擴張,利用其壓力將阻塞部分撐開,
以得到較大的內徑,增加血流量。輔助使用冠狀動
脈血管支架,利用心導管將「血管支架(Stent)」送入
冠狀動脈狹窄處,而達到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可得到更好的效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需要較多
的人力與設備,且較不是一般設備的醫院所能進
行,但較不會出血之危險性。
新聞小檔案:
睡眠對健康之重要不言而喻﹐但據調查﹐現在許多成年人有睡眠不足之感。因而﹐午睡的重要性已越來越為人們認識﹐它是補充睡眠不足的最佳選擇。
午飯後﹐人的身體為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致使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加之上午的工作學習使腦細胞也呈疲勞狀態﹐故常常昏昏欲睡。德國科學家對哺乳動物和嬰兒的實驗表明﹐每天下午2─4時正是動物和人體的體溫曲線(夜間除外)的又一低谷﹐此時身體各項功能減弱﹐反應變得遲緩。據統計﹐德國有1/4交通事故發生在這段時間內。科學家還對那些沒有鐘表﹑窗戶和任何時間參照物的房間內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人類編制的“作息程序”是夜間需長眠﹐而午後則需小憩片刻﹐哪怕一二十分鐘也能收到很好效果。
研究者還發現﹐由于午睡可使體內激素分泌更趨平衡﹐所以使心肌梗塞等心臟病發病率減少了30%左右。據分析﹐厄瓜多爾北部山區之所以成為世界長壽地區之一﹐與那裡的居民每天都午睡的習慣不無關系。午睡不僅有利于健康﹐還可使生產效率提高20%之多。因此國外不少公司已開始為職工安排專門的休息區以供午睡﹐日本更不失時機地推出了一種“午睡店”供人休息。(
午睡只需小憩片刻即可。若時間過長﹐將進入深度睡眠狀態﹐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程度加深﹐大腦血流量明顯減少﹐體內代謝變慢﹐醒來後﹐大腦的抑制狀態難以馬上消除﹐血流量又不能馬上增加﹐有時反而會出現越睡越想睡的情況。
|
相關網址:
1. http://www.medicinenet.com/heart_attack/article.htm
2.http://content.edu.tw/vocation/nursing/tc_sn/3-1/diagnoses.htm
3.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102/4886.htm
4.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ocDigest/Technology/zxs_2007_993728.shtml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