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ndia與心衰竭
在2007/07/31有一篇報導標題是:糖尿病藥Avandia有風險,有5%病人會導致下
肢水腫心衰竭,以下便針對Avandia與心衰竭做介紹
★認識Avandia
Avandia是一種口服抗糖尿病製劑,主要作用是提高患者的胰島素感受性,適用於
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又稱成人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
而它單獨或與其它降血糖藥物併用時,可能會引發體液滯留,進而惡化導致心臟衰竭。而美國的臨床試驗中,發現Avandia併用胰島素比單獨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較易造成心衰竭或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
★認識心衰竭 Heart Failure
什麼是心衰竭?
心衰竭就是心臟功能了發生問題,最常見的是心臟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供應身體各部份組織器官的需要。
心衰竭可分成哪些?
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左心衰竭(Systolic Failure)和右心衰竭。
1.左心衰竭又稱為Systolic Failure:
左心衰竭是一般常見的情況,可能是不正常的收縮或舒張所導致的結果。通常由不正常的收縮導致衰竭稱為Systolic Failure。在有些例子中,當心肌衰落無法滿足全身需求時,左心室通常會擴張,血液會回流並聚集在肺導致肺瘀血。典型的左心衰竭通常發生在患有心臟疾病的50-70歲男子身上。
2.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通常是左心衰竭造成的結果,右心主要接受靜脈回流的血液,因此右心衰竭便會使血液回流,造成靜脈和心臟周圍組織腫脹,右心衰竭的表現通常比左心衰竭明顯,而左心衰竭肺充血的臨床表現反而可以因為右心衰竭的發生而減輕。
心衰竭有什麼症狀?
一.左心衰竭:
1.疲勞和呼吸困難是首度出現的症狀。
2.體液滯留:患者會抱怨小腿或腹部腫脹。
3.哮喘或咳嗽:患者在躺下的幾小時內呼吸會有類似氣喘的雜音或乾咳但是坐起來後就會停止。
4.腦部缺氧。
5.肌肉質量減輕:由於低的心輸出量,導致肌肉質量減輕。
6.肺水腫:當出現肺水腫時,其他症狀也會加重。
二.右心衰竭:
1.疲勞:跟左心衰竭一樣,疲勞是首先出現的症狀。
2.體液積蓄:首先是足部,再來是腳踝、小腿,最後是腹部。
3.體重增加:心衰竭患者由於鈉、水滯留,所以會導致體重增加。
4. 肌肉質量減輕。
哪些因素容易導致心衰竭?
1.冠狀動脈疾病與高血壓:是造成心衰竭的主要原因。
2.年長的年齡:心衰竭常發生在年紀大的病人或年紀大的族群中,根據報導在高於65歲年齡的人身上,約每1000人就有10人患有心衰竭。
3.性別:男性罹患的機率大於女性,而罹患因心臟疾病、高血壓、酒精濫用而導致的心衰竭時,女性的存活率通常大於男性。
4.種族:黑人比白種人更容易得到此疾病。
5.家族史和基因:家族史中有因心肌細胞損害造成的早期心衰竭的病人,其家族成員較容易罹患此病。
6.慢性酒精濫用:酒精會造成心肌損害也會造成高血壓。
7.其他疾病: 患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病、肥胖、糖尿病、肺氣腫等病人容易罹患此病。
8.缺乏Thiamin (a vitamin B)及長時間使用合成類固醇的人容易罹患。
心衰竭該怎麼治療?
心衰竭可分為4階段,依不同的階段來做治療。
第一階段:
病人具有高風險因子容易罹患心衰竭,例如本身具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等…但是心臟結構沒有損害的跡象。
第二階段:
病人有心臟結構不正常,例如左心室肥大,但是沒有出現心衰竭的症狀。
第三階段:
病人心臟結構有不正常且出現了初期心衰竭的症狀,像是疲勞、呼吸困難、難以運動等…
第四階段:
病人出現了末期階段的症狀,且標準治療對其無效。
第一階段治療:
治療高風險因子,減少罹患心衰竭的機率:
1.冠狀動脈疾病: 健康飲食、戒菸、運動、藥物治療或血管修復術。
2.糖尿病: 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酉每抑制劑(ACEI),最近也有研究建議使用metformin這種藥物來治療。
3.高血壓: 血管張力素轉換酉每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β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 CCB),及thiazide類利尿劑。
第二階段治療:
包含第一階段的治療:
1.使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酉每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
2.使用β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 )。
3.使用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
第三階段的治療:
1.限制飲食中的鹽類:低鹽類可以幫助利尿功能更好。
2.使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酉每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β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利尿劑。
3.對血管張力素轉換酉每抑制劑(ACEI)耐受性不好的病人使用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
4.使用醛固酮抑制劑(Aldosterone inhibitors)。
5.使用雙心室節律器(Biventricular pacemakers)。
第四階段的治療:
1.對於需要的病患做心臟移植手術。
2.給予病人家屬臨終照料的資訊,讓家人好好安置照料病人。
新聞小檔案:
外電報導,糖尿病藥物梵蒂雅(Avandia) ,有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不過目前不需回收;對此,國內醫師表示,有多項研究結果,的確有意義的證實此藥會增加心臟病風險,依據臨床統計,國內約有5%的患者服藥後會出現下肢水腫與心衰竭的副作用,不過,由於此種藥物在台是非常普遍的藥,比照美國建議,應該還是能夠繼續使用,服藥者則注意如有身體不適,可向醫師反應諮詢。(徐韻翔報導) 依據外電報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委員會經過表決,同意糖尿病藥物梵蒂雅(Avandia) ,有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不過,他們認為,此種藥物目前不需回收。 由於梵蒂雅(Avandia) 這種糖尿病藥物屬於第一線用藥,在台灣服用的人口眾多,引發民眾用藥疑慮。對此,台北市立聯合忠孝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春森表示,國內糖尿病患有百萬人,其中,便約有數十萬人、也就是約15%的患者使用此種藥物,藉以改善胰島素分泌的敏感度。 對於這項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的消息,陳春森指出,的確有多項研究累積出的證據顯示,服藥者心衰竭的機率會增加,而臨床上,則約有5%的患者,會出現下肢水腫、氣喘與心衰竭的副作用,不過,由於此藥的服藥人口眾多,藥物風險也應該要作進一步的研究,他認為,國內比照美國,藥物應該還時能夠繼續使用。 醫師最後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或包括水腫等副作用時,就要提高警覺,向自己的主治醫師反應討論,是否有換藥停藥的必要。 至於下肢水腫與心衰竭間的關係,陳春森解釋,假設人體的心臟像馬達,力道必須夠強才能夠有力的抽水運輸,心臟如果衰竭,無法有力運輸離心臟較遠端的下肢部分血液水分,就會引起下肢水腫,而水分若累積在肺中,則又會引起氣喘症狀。
|
相關網址:
1.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512460
2.http://health.howstuffworks.com/heart-failure-in-depth.htm
3.http://www.tsgh.ndmctsgh.edu.tw/phd/TPN/TPN9102.pdf
回上頁
